晶圓十五B廠為台積公司首座成功營造近自然林的示範廠區,使土地恢復原本健全的生態功能

台積公司營造首座近自然林,成功復育九種稀有植物

讓科技與環境共榮,晶圓十五B廠攜手學界恢復環境原始生態
胡佩青
陳禹安
張采依

台積公司晶圓十五B廠緊鄰生態資源豐富的台中都會公園,為確保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及維持生物多樣性,在廠區興建初期即攜手在地的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推動與稀有物種的(Ecological Restoration)計畫。截至民國109年3月,晶圓十五B廠近自然林共計復育204種植物,原生種比例達78.4%,其中涵蓋稀有植物,包含被農委會評定為易受害(VU)等級的狗花椒等。

晶圓十五B廠近自然林營造計畫

位址
  • 台積公司晶圓十五B廠東側邊坡
  • 占地8,500平方公尺
專案起始時間 民國106年6月
造林前況
  • 林相退化:因氣候乾旱火燒頻繁、土壤養分貧脊、外來種雜草競爭等原因,原森林林相退化成疏林及草生地林型
  • 原生種取得不易:不易取得在地原生種苗木,復育難度高
造林目標 透過積極的人工生態復育做法,讓近自然林回復大肚台地原有的林相樣貌
復育手法

晶圓十五B廠近自然林營造歷程及成效

近自然林的規畫,自初期的台灣原生樹種培育,逐漸擴展成稀有植物復育,展現台積公司打造永續生態環境的決心。看著原本單調的土地,轉變為現在生氣蓬勃的茂密林相,這是科技與生態共榮願景的具體實踐。

- 胡佩青,台積公司生態經營管理團隊

台積公司台中廠區的近自然林營造,是台灣低海拔極為少見的生態復育案例,完全根基於適地適種的基本原則,同時考慮到在地環境特性與選植適宜樹種,目前已完成近自然林的初步建造,未來仍須持續監測,並據以調整種類組成與生態系結構,以達成物種豐富且能天然更新之優美林相的長期目標。

- 邱清安,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合聘副教授

台積公司實踐環境永續的承諾,透過營造近自然林提升生物多樣性,使土地恢復原本健全的生態功能,取代以往小規模造景綠化。晶圓十五B廠為台積公司首座成功營造近自然林的示範廠區,未來將做為大肚山稀有植物復育基地,逐步串聯周邊綠帶,透過台灣原生種數量及植栽歧異度提升計畫的持續推展,擴大既有近自然林與生物圈範圍,驅動自然生態回歸。